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继续发力?结合7月13日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介绍,笔者认为,下半年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货币政策至少有五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一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落地和扩围。
从去年开始,结构性工具的使用就成为货币政策的一大看点。经过充分试点之后,结构性政策被证明是实现精准滴灌的有效手段。于是,相关政策工具开始积极做“加法”,从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到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结构性政策工具已经成为助稳健货币政策落地显效的一大主力。
今年下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是一大看点,另外还可关注会不会有新的工具出现。
二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将发挥撬动作用。
作为阶段性措施,该工具的资金主要投向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撬动其他资金迅速跟进,共同助力形成项目实物工作量。日前,央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
在这项工具逐渐摸索出一套经验之后,会不会扩大资金规模、使用领域甚至吸纳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是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看点。
三是降准、降息(降成本)择机实施。
目前,一揽子政策措施对稳经济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但“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政策基调不会变,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6月份,商业银行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为2.5%,比上年同期低16个基点;同期,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由此可见,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产生的作用,能够有效传递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从而实现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利率市场化让商业银行有了更多自主权,但它们需要充足的货币供应,货币政策也需要从总量上继续支持经济复苏。从上半年的经验来看,降准带来的货币供应乘数效应是相当可观的,降准和贷款利率下降的结合更是爆发出巨大能量。下半年,降准和降息仍有一定空间,但何时启用、以什么方式启用则要视稳定经济大盘的需要而定。
四是信贷总量增长保持稳定性。
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81万亿元,同比多增6867亿元。
从6月份贷款结构来看,随着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企业贷款短贷多增、票据少增,中长期贷款大幅多增,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回暖,居民贷款中长贷有所改善。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要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今年上半年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按照要求,下半年信贷投放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均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由此引出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一个看点:能不能突破20万亿元。
五是未雨绸缪稳物价、防通胀。
6月份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随着国内经济企稳向好,各行各业的需求都会增加,因此央行要做好应对下半年物价波动的预案,包括对输入性通胀的防范。同时,各职能部门也要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最大限度防止因传导不畅而导致的物价波动。
最后,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经济呈现明显复苏势头之际,货币政策在下半年有必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力度,让经济走得更稳健、向上的势头更坚定。
3月25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5282,下调54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5228,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5236。...
纽市盘前:美油创近五个月新高;无论美欧基本面如何分化,欧元只有受罪的命...
周四(2月10日)欧市盘中,国际油价从本周初的跌势中小幅反弹,美原油期货重新回到90美元/桶上方。...
上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美国4月CPI创2008年以来新高引发波动,英国决定按计划推进解封计划。...
当地时间8月9日,墨西哥国家统计和地理研究所(INEGI)发布数据,2022年7月,墨西哥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比前一个月上涨0.74%...
北京时间周三(8月10日)亚市早盘,美元指数微涨,目前交投于106.34附近。...
能源短缺和高通胀的双重打压下,欧元区经济左支右绌,难承其重。分析人士认为,欧元区经济衰退或难避免。甚至有专家预测,欧元区最晚将于2023年一季度出现技术性衰退。...
8月9日,巴克莱外汇分析师表示,加元的近期前景“偏向下行”。...
8月9日,荷兰合作银行的分析师预测,欧元兑美元将在未来几周内回落到平价以下。...
在今晚至关重要的美国7月CPI数据出炉前,本周迄今美债市场并未走出明确的方向,不过有一个趋势显然正愈发明显:美债收益率曲线的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
版权所有 @2010-2019 免费下载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