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以来,日本股市一路走高,日经平均指数在2月22日的收盘价达到39098.68日元,首次突破1989年12月创下的历史最高值38915.87日元。2月27日,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01%,报39239.52点,续刷历史收盘新高。哪些因素支撑日股持续走高?如何展望后续的日股走势?我们来听听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的分析。
日股上涨并未出现过热迹象
王昕杰:我们看到,日本主要股指维持今年以来的强劲上涨势头,日经225指数突破了39000点,创下了1989年以来的新高,突破了金融泡沫之前的高位。近期的大幅上涨也引发了投资人对于短线技术层面整理的担忧。我们认为回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在更长远的目标方面,我们仍然维持对日本股市超配的观点。
特别是目前基本面仍然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日本股市目前的上涨其实并没有出现所谓过热的迹象。如果对比刚刚突破的1989年的高位,相较之下,当时的日股市盈率实际上接近60倍,而目前日经225指数的市盈率只有22倍。甚至比目前相对同样强势的美国股市,不管是标普500指数的25倍或者是纳指的40倍,日股目前并没有出现市盈率过热的情况。
另外,去年以来带动日本股市持续上涨的政策层面上的推动仍然在持续,如东京证交所推动上市企业提高股东回报的利好。今年,其实东京证交所也披露了大多数企业计划提高股东回报,并通过回购拉高股价的情况仍在持续。股票回购的部分来看,会导致股东回报的提高,这部分对于机构投资人而言吸引力相对较大。
此外,日本低利率政策在企业盈利的表现上来看,对于未来的投资前景,在市场上仍然是表现看好的情况。
日股仍有进一步上涨动能
王昕杰:从短线来看,我们主要关注两个可能会影响到日本股市的重要观察指标。
第一是日元的表现。随着日元短期仍然维持相对疲弱的前景,这对于日本企业在海外盈利的计算,仍然有推动企业股价上涨、盈利增长的动能。在日元没有出现明显上涨的情景下,我们认为这部分的影响相对会比较小。
从另一个层面,第二个因素是日本央行未来的举措。一旦日本央行打开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对日元也好,对于资金的成本也好,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冲击。
因此,我们预期短线上而言,股市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但中长线而言,我们认为整体的企业盈利仍然能够支撑目前的股市,股价还有进一步上涨的动能。从日本投资的角度上,可以作为环球资产配置布局关注的首选方向。
日本经济走出“失去的30年”?
股票市场的“高歌勐进”是否意味着日本经济重新恢复活力,走出“失去的30年”?如何看待2024年日本经济前景,仍面临哪些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为我们带来她的解读。
日本经济依赖非常规货币政策走出通缩
刘英:日本经济在2023年的确走出了一波可圈可点的行情。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近日日本股市屡创新高,这也代表了对经济前景看好。
二是日本经济增长可观。2023年GDP增长1.9%。尽管去年日本一度被德国赶超,落到全球第四,主要还是因为汇率贬值带来的。排除低基数的原因,2023年日本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实现了2.6%、2.3%、1.7%、1%的增速,除了2021年因疫情反弹的特殊增速外,实现了近十年的较高增长。
三是日本走出了常年的通缩。更为关键的是日本的通胀水平都超过了2%,今年1月份日本CPI与核心CPI同比分别达到了2.2%和2%的水平,无论从经济增长速度还是通胀水平来看,都达到了安倍经济学的目标。这是安倍经济学多年努力的方向,目前日本经济和通缩情况基本给出了较好的答卷。
但是日本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人口老龄化等挑战依然存在,因为日本经济走出通缩这些成绩的取得,实际上是靠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来取得的。截至目前,日本从2016年开始一直采取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近两年,即使美欧步入陡峭加息周期中,日本也是全球唯一一个仍然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国家。而日本也是最早发明负利率的国家,日本在安倍时期采取了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QE)。
日本经济尚未彻底走出低迷
刘英:我们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走升某种程度上是日本经济的一个侧影。日本股市走升能否代表日本经济彻底走出“失去的三十年”,我们还需要深入去看,是日本央行新任行长要采取加息举措,从而让日元升值,资金回流带来的股市繁荣?还是日本经济彻底走出低迷?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安倍经济学的“新三支箭”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新产业发展,尤其需要技术创新支持,而在这些领域我们并没有看到日本太多的科技创新和由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创新,以及新产业、新动能。日本是否能彻底走出失去的三十年,还要继续观察。
日本1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
与此同时,日本总务省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1月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6.4,同比上升2%,升幅连续3个月缩窄。如何看待目前的通胀形势?日本央行的负利率时代何时将画上句号?我们来连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中心主任陈子雷。
日本开始进入通胀局面
陈子雷:日本的物价已经持续20多个月保持2%以上的上涨率。从基本面看,日本开始进入通胀局面。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需不需要加息,日本央行是否要解除零利率。
今年,再通胀过程可能比较微妙。因为美联储停止加息,全球的通胀格局趋于缓和。因此,原本属于温和型通胀的日本,物价上升势头也会得到一定缓解。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要调整货币政策,需要格外谨慎。
日本央行转向时点仍待观察
陈子雷:在日本股市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将转向。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转向,意味着日本将实行“退出战略”,即将告别30多年泡沫治理的漫长过程,也可能意味着日本将告别通缩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政策也是相辅相成的,日本央行的“退出战略”是否能够唿应市场的唿声,是否意味着日本经济告别了过去的30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我们还需要予以观察。
上周美国财政部长提名人耶伦出席了参议院听证会,在会上耶伦针对美国财政和货币等诸多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法。...
定期交易美国国债的对冲基金和自营交易公司,未来将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贴上交易商的标签——这一标签将带来更高的合规成本和审查。...
随着美联储大规模加息,这个规模高达1.5万亿美元的市场,资金流正走向枯竭,大批企业倒闭只是早晚的问题,美联储的目标要实现了?...
华为网络安全官:美国 直面竞争吧...
市场表现方面,美元指数走势再陷纠结,日内波动收窄,维持小范围震荡运行,难以看到破局势头。...
进入2024年以来,日本股市一路走高,日经平均指数在2月22日的收盘价达到39098.68日元,首次突破1989年12月创下的历史最高值38915.87日元。2月27日,日经225指数收盘涨0.01%...
日本总务省27日公布的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106.4,较上年同期上升2.0%,升幅连续3个月缩窄。食品涨价势头暂歇和电费下跌是主因。具体来看,除生鲜食品外的食品上升5.9%,住宿费上升26....
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4个月来首次下降,原因是美国人对经济前景、就业市场和金融状况的看法恶化。...
周二(2月27日)多数亚洲股市在谨慎交易中下跌,投资者为本周将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和美联储官员讲话做准备,这些将有助于决定利率前景。日本两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周二(2月27日),美元指数在103.78放缓维持疲软,黄金在2032美元附近同样横摆震荡,隔夜出炉的美国1月份新屋销售数据低于预期,而美联储拒绝过早降息的态度坚定。周二将出炉美国1月份耐用品订单数...
版权所有 @2010-2019 免费下载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