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599,上调150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749,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594。
美联储“鹰”声难惊扰中国资产
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缩减购债(Taper)将至”成为市场共识。在分析人士看来,中国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对中国资本市场影响有限。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接下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对中国资产的负面冲击相对有限。中国资产基本面稳健,韧性凸显,将继续获得资金青睐。
东兴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林莎表示,首先,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QE)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节奏不一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共开展四轮QE,前三轮QE退出时间分别为2010年3月、2011年6月、2014年11月。其中,仅有美联储第一轮QE结束阶段,中美货币政策操作相对同步,但节奏上仍有区别。其次,货币政策操作节奏差异源于基本面差异,中美经济恢复节奏明显不一致。当前,美国通胀压力较大;我国通胀压力较小,经济稳步增长。
全球央行位于十字路口:英国警告年内加息 土耳其意外降息 挪威宣布终结零利率
在美联储周三给出缩减购债计划和更快加息的预期后,周四又有多家央行表态,其中挪威将基准利率提升至0.25%,成为G10中第一个抬升利率的国家。同时英国央行也警告称随着能源价格的激增,持续走高的通胀可能会迫使该国今年年内就开始加息。
与一众国家收紧超宽松政策相反,土耳其央行周四意外宣布降息100个基点至18%,这一调整的背景是该国八月通胀率蹿升至19.25%,使得实际利率变为负值。土耳其央行解释称,政策目标更加关注去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核心通胀率,八月这一数值为16.76%,给放松政策留下了空间。
挪威央行成为在新冠大流行之后,第一个提高利率的G10央行,而且表示很快将再加息。挪威央行周四将利率从历史低点0提高了0.25个百分点,理由是经济活动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并且需要应对金融市场失衡的加剧,它还表明12月可能会再次加息,到2024年底的利率将达到约1.7%。尽管经济反弹迅速,且一些经济学家不断警告通胀上升,但其他西方央行在何时开始收紧政策方面存在分歧,冰岛、韩国和巴西等国已经提高了利率,但挪威是第一个这么做的G10国家。
央行时隔15个月重启14天逆回购工具,单周资金投放创8个月新高
上周五(9月17日),央行时隔15个月重启14天逆回购工具,当天投放14天逆回购500亿元,操作利率维持在2.35%。截至周四,本周公开市场投放规模已续创1月22日以来单周最大。关于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的操作,市场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其表现了央行对于资金面的呵护态度,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有利于资金面走向宽松。第二种观点则认为14天逆回购将降低央行于四季度进行降准的概率
招商宏观:拒绝负利率不改美联储宽松政策取向...
本周初市场就爆出大消息,美国宣布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打破周初的平静,避险浪潮再度涌起,黄金再度爆发,暴涨20美元至1420关口上方,涨幅超过1%,周二早盘继续拉升逼近1430,在黄金多头洋洋得意...
新西兰联储11月意外维稳使得纽元出现了大幅的回升,总体而言纽元仍维持在上升趋势线上方,短时间上行的走势依然完整。...
6月12日财经早餐:美元小幅下滑黄金陷入震荡,API库存大增美油险守53关口...
在连续几个月高达约5%的通胀压力之后,刚刚结束的9月美联储会议仍然继续原有的鸽派特征,对于拧紧“水龙头”还是遮遮掩掩。...
会议声明中最主要的变化在于明确“如果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进展大体上如预期那样持续下去,委员会认为资产购买速度的放缓将很快到来”...
周四(9月23日)美元指数下跌0.39%,报93.10;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增加,因加州申请激增,美元几乎没有从数据中获得任何支撑。...
9月24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599,上调150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749,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594。...
美债收益率周四(9月23日)罕见疯狂飙升,10年期和3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天的基点涨幅均超过了两位数,因多国央行收紧政策的前景加剧了债市抛售。...
随着美联储9月FOMC传递出“收紧超宽松政策无碍经济复苏轨迹”的信号,悬在全球风险资产上的不确定性暂时解除。美股三大指数周四涨幅均超1%,完全收复周初的下跌。...
版权所有 @2010-2019 外汇交易买卖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