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在美联储暗示今年鸽派大转向、市场对今年降息预期进一步高涨的去年12月,美国两大海外“债主”中国和日本的持仓集体继续增值。
美东时间2月15日周四,美国财政部公布2023年1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12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1.1382万亿美元,总持仓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较11月环比增加107亿美元。至此,日本连续三个月、最近七个月内第六个月美债持仓增加。
自2019年6月持仓超越中国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2023年全年,日本只有2月、5月、9月三个月持仓下降,因5月减持304亿美元创七个月最大月度减持规模,到12月,日本全年持仓净增加631亿美元。
据TIC报告,到12月,中国大陆的美债持仓在美国以外国家地区中仍稳居次席。12月中国大陆持有8163亿美元美债,环比增加343亿美元,在连续七个月美债持仓减少后,连续两个月增长,总持仓继续脱离连续五个月所创的2009年5月以来的十四年低谷。
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2023年一年,中国的美债持仓净减少508亿美元。全年中国只有3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增加,减持的九个月中,只有4月、10月的减少规模不足100亿美元,其他月份均减少超过100亿美元。
2023年最后两个月美债价格大反弹,提升海外央行对美债的配置兴趣,中日两大“债主”如果增持美债也不算意外。
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三大美国股指均连涨两个月;美债的价格也连涨两月,美债收益率则在连升六个月后连续两个月下行。基准十年期美债的收益率11月和12月合计降约105个基点、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两月降幅;美元指数连跌两月;纽约黄金期货连涨三个月。
国家外汇局上月公布,12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238万亿美元,环比11月末增长662亿美元,增幅2.1%,规模在连降三个月后连升两个月。外汇局重申,外储规模上升受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指出12月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
此前有媒体提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减持美债部分源于支持人民币汇率。有国内媒体提到,业内人士认为,美债收益率下降能否吸引中国等海外央行重新增持美债,很大程度取决于各国自身的外储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要。随着各国央行加快外储多元化配置,越来越多国家的央行考虑配置黄金替代美债。
国家外汇局的数据显示,12月末,中国官方的黄金储备为7187万盎司,较11月末增加29万盎司,连续14个月增长。自2022年11月起,中国央行14个月内累计增持黄金约923万盎司,为全球主要黄金买家。
中国的黄金储备持续增长是全球央行近些年购金热潮的缩影。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买黄金337吨,为有史以来第三高季度净购量。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同比增长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世界黄金协会的中国区CEO王立新称, 第四季度的黄金需求还是一个稳步上升的态势。
2022年6月22日,中金所官网发布了《关于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向社会征求意见的通知》。...
欧元1.10关口岌岌可危!欧银似弹尽粮绝,亟待成员国财政发力,偏偏默克尔讲“丧气话”...
周五(1月29日)美元指数持稳,市场风险偏好恶化支撑了美元,月末投资组合再平衡拖累日元创去年11月16日以来新低。...
4月26日财经早餐:美元霸气十足黄金冲高回落,日元意外大涨美油连跌二日...
日本内务省去年12月公布的一项家庭调查结果显示,去年10月,日本两人以上家庭平均生活开支接近30.2万日元(约合1.4万元人民币),扣除价格波动因素同比下降2.5%;用于购买牛肉的平均开销为1621日...
美东时间2月15日周四,美国财政部公布2023年12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报告显示,12月,日本持有美国国债1.1382万亿美元,总持仓创2022年8月以来新高,较11月环比增加107亿美元。...
本周五美国劳工部的报告称,美国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3%,高于此前预期的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PI环比上涨0.5%,也超出预期。美国1月的PPI数据显示,美联储对抗通胀...
标准普尔500指数再创新高,尽管其最有影响力的科技股出现了下跌。零售销售的下降有助于安抚投资者对消费需求过热的紧张情绪,尤其是在本周早些时候强劲的通胀数据引发的紧张情绪之后。债券出...
本周美国1月CPI超预期涨幅,使市场调整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债收益率上升,带动美元触及三个月新高。尽管零售销售数据不佳,美元仍保持涨幅。日元受美债收益率上升影响,兑美元跌破150日元关...
美联储巴尔金点评称,一月份的经济数据混乱,不太好。亚特兰大联储行长博斯蒂克周四强调,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降息前景。...
版权所有 @2010-2019 免费下载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