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经过数据权重调整、高官频频吹风等操作后,美联储进一步强化“短期内继续加息”预期。此举不仅加剧了市场机构对美国经济加速下行的忧虑,而且在全球贸易增长持续放缓背景下,这或许将进一步抑制需求。
2月14日,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6.4%,两项指标涨幅均超出预期,其中环比涨幅升至3个月来的高点。2月16日,美国发布的1月终端需求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较上月上涨0.7%,高于市场预期的0.4%,是去年6月以来的最大月度增幅。有分析指出,这两项指标加上此前超预期的就业数据,令市场机构不得不修正观点,转而认为“美联储的加息时间比之前预计得久”。
美联储乐见市场机构这种预期转变。就在数据发布后不久,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洛蕾塔·梅斯特、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詹姆斯·布拉德“趁热打铁”,先后公开呼吁进一步加息以确保通胀率的下降趋势。目前,美联储多数官员认为,通胀数据有所放缓,但通胀水平仍然太高,因此即使面临经济衰退的风险,美联储近期也频频表态支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不过,也有观点指出,美联储强化加息预期所依凭的通胀和就业数据存在修饰和失真问题,货币政策面临的调控难度在增加而非消退。
从通胀数据看,美国劳工部此次发布的是CPI支出权重更新后的数据,其中住房项权重上升,交通运输项、食品项权重下调,权重更新频率也从两年一次变为今年开始的一年一次。有分析指出,去年美国住房租金持续走高,尽管近期出现回落,但整体水平较去年同期依然有较大增长,因而此次增加住房项权重,成为1月通胀数据上升的直接原因。
从就业数据看,美国1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51.7万,是市场预期值18.7万人的近3倍。美联储据此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强劲为员工薪资水平和服务价格带来上行风险,导致美国通胀压力持续存在,需要继续加息。不过,也有分析认为,美国的劳动参与率跟疫情前水平差距较大、新增就业兼职岗位多而全职岗位减少、劳动力需求持续下降等问题比较突出,目前的就业指标不能准确反映美国劳动力市场实情。
美联储希望让市场相信,可能需要将利率持续提升到此前预期的5%甚至更高水平,直至有让人信服的迹象表明通胀下滑。不过,既要通过加息降低通胀,又要维系失业率不至于过高,还要确保经济不至于过度收紧而陷入衰退,其中的难度着实不小。
持续加息的外部影响需更加值得警惕。今年1月达沃斯论坛期间,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伊维拉曾呼吁关注影响贸易的不确定性因素,利率走势正是其中重要一项。由于美联储加息是通过抑制需求来降低通胀,因而持续加息在加大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同时,势必抑制需求增长,对全球贸易产生负面外溢影响。在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正值发挥出口对经济支撑作用之际,美国令人意外地冒着经济衰退风险调整通胀数据、强化加息预期,由此产生的影响冲击,不可不察。
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走?易纲强调“精准导向”...
上周缴税高峰期央行连续多日加大资金净投放力度,本周缴税时点一过央行恢复单日仅20亿元的“洒水”式投放...
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宽幅波动,全年走出先贬值后升值的倒“V”字型走势,支撑汇率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涨势在2021年是否继续延续?...
港媒:中国这份“黑名单”威力巨大!...
上周,在经过数据权重调整、高官频频吹风等操作后,美联储进一步强化“短期内继续加息”预期。...
周二(2月21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103.94附近。...
日本央行观察人士提示意外风险,即现任行长黑田东彦可能会在下个月他任内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令国际市场大吃一惊,可能会调整政策为下任行长人选植田和男的任期过渡铺平道路。...
高盛经济学家将欧洲央行终端利率的预期上调至3.5%,理由是预计包括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在内的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将更加强硬。...
2月21日(周二),美元指数周一下跌,从上周五创下的六周高点略微走低,此前出炉的多项经济数据增强了市场对美联储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芬兰央行行长Rehn认为,欧元区通胀率仍然“过高”,欧洲央行在3月份之后进一步加息似乎是可能的、合乎逻辑的和适当的。他...
版权所有 @2010-2019 免费下载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