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对加息幅度的预期也在提升。上周多项数据表明,欧美面对的高通胀压力并未因加息明显缓解,而通胀对消费需求的抑制正在逐渐加大。
数据显示,德国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9%,在经历了两个月的短暂回调之后再度触碰历史高位;瑞典8月份通货膨胀率达9%,再次刷新1991年12月以来最高纪录;英国8月份CPI同比上涨9.9%,涨幅较上月小幅回落,但仍处于40年来较高水平。
有分析指出,受乌克兰危机持续影响,不断攀升的能源和食品价格成为当下欧洲高通胀的主因。通胀居高不下使欧洲民众生活成本快速上升,实际购买力下降,进而遏制了消费需求。以英国为例,今年4月至7月,英国通胀水平不断创下40年来新高,7月份CPI涨幅更是在七国集团国家中率先突破两位数,达到10.1%。物价飙升和能源成本高企让英国消费者难以消化,除了减少消费别无他法。9月16日,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英国零售销售额环比下跌1.6%,同比下降5.4%,这是该数据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包括食品、非食品、燃油在内的所有主要行业的零售销售额,均在8月份出现下跌。通胀压力下,英国民众对消费的谨慎态度一览无余。而从欧元区情况看,8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24.9,较上月略有回升,但依然接近历史低位。
与欧洲相比,美国的情况更加复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推出超宽松政策试图推升需求拉动复苏,但囿于其国内供给侧问题重重,推升需求的同时供给却跟不上,直至引起通胀失控。因此,与欧洲加息应对输入性通胀不同,美国加息具有主动拉低需求来遏制通胀的考虑。不过,随着利率持续攀升,美国通胀水平在起伏中依旧维持在高位,这使得美国加息对需求的遏制渐渐滑向另一个极端。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CPI同比上涨8.3%,虽较上月的8.5%有所下降,但却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8.1%。不仅如此,美国8月份扣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增长6.3%,高于市场预期的6.1%,也高于前值5.9%;环比增长0.6%,高于前值0.3%。有机构认为,核心CPI数据仍在强劲上涨,“这是最令人不安的”。通胀居高不下之际,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前景不明。9月16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9.5,不及预期的60.0。有关报告表明,美国汽车和家电等耐用品的购买状况仍接近历史低点,消费者对其财务前景并未变得更加乐观,大约42%的消费者仍认为高物价正在侵蚀其生活水平。
当前,美国通胀未见明显转向,加息对需求的抑制逐步加大,这也导致了遏制通胀要付出更多经济代价,甚至引发了对实质性衰退的担忧。9月16日,高盛将美国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1.1%,对2023年年底和2024年年底失业率的预测也分别从3.8%和4%上调至4.1%和4.2%。调降增长预期的同时,高盛仍称美国衰退程度将是“温和的”,美国当局也试图向市场注入能够实现经济“软着陆”的信心。不过,美国当局既要通过加息降低通胀,又要维系失业率不至于过高,还要确保经济不至于过度收紧而陷入衰退,如此“走钢丝”着实让人提心吊胆。
特朗普抛橄榄枝但成果难料,美元逆势反弹恐昙花一现...
周五(4月12日)商品货币全线大幅走高,受油价大涨支撑,美元兑加元一度跌近0.5%;受到喜人的中国信贷和贸易数据以及对国际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提振,澳元兑美元涨近0.95%,创2月27日以来新高至0.7...
10月27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856,上调34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3890,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3812。...
9月1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4680,下调1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4679,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4645。...
在通胀高企、美元升值的双重打击下,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往往遭受重创。阿根廷比索持续走软,今年累计贬值幅度达到近30%,这令阿根廷的经济雪上加霜。...
北京时间周二(9月20日)亚市早盘,美元指数微跌,目前交投于109.57附近。美元指数周一上涨,交投陷于窄幅区间,本周多家央行将召开会议,预计美联储可能在会上宣布再次加息75个基点。由于伦敦...
逐渐临近月度税期高峰和季末长假时点,9月19日,人民银行重启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释放护航流动性平稳跨季跨节的清晰信号...
这段时间,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对加息幅度的预期也在提升。...
通胀形势焦灼难耐,全球央行新一轮接力加息即将开启。...
北京时间周二(9月20日)亚市早盘,美元指数交投于109.6附近...
版权所有 @2010-2019 免费下载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