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2023年1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中国持有美债规模达到7820亿美元,较10月环比增持124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结束连续七个月抛售美债趋势,令美债总持仓规模从2009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有所回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增持美债,可能受到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当月中美元首会晤令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二是2023年11月美联储释放明确的加息周期结束信号令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跌(美债价格趋涨),吸引不少国家纷纷抄底美债获利。
值得注意的是,TIC数据显示,在美债前十大持有国家和地区里,除了开曼群岛在2023年11月减持47亿美元美债,其他国家和地区均选择增持美债。
这令金融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或成为众多国家增持美债的最重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受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影响,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2023年11月回落约60个基点(令美债价格明显上涨),有效提振美债的配置吸引力。
一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直言。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的美债持仓规模较2022年底累计减少850亿美元,降幅达到9.8%。在当前美国债务规模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市场正关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是否愿意继续增持美债。
他透露,当前华尔街不少投资机构对中国“增持”美债持有不同观点,一方认为中国可能是技术性增持美债以获取较高的抄底美债收益,一方则猜测中国并未在11月份增持美债,其美债持仓规模上升主要得益于美债价格回升所带来的美债持仓估值“水涨船高”。这背后,是华尔街投资机构普遍认为,未来中国是否会实质性地扭转此前持续减持美债趋势,很大程度取决于两国关系能否持续改善。
记者获悉,2023年11月中国增持美债,的确令华尔街部分投资机构颇感意外。或许是受到此前中国连续7个月减持美债的影响,不少投资机构起初认为中国可能在2023年11月继续减持美债。
当前华尔街不少投资机构将中国增持美债行为归咎于两大因素,一是当月中美元首会晤令中美关系有所改善;二是美联储在2023年11月释放明确的加息周期结束信号令美债价格趋涨,吸引中国等国家纷纷策略性抄底美债获利。
一位美债经纪商向记者直言,对不少国家而言,2023年11月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抄底美债获利窗口。具体而言,一是受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影响,2023年11月美元指数整体回落约3%,令美债资产变得更加“便宜”,二是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令2023年11月美债收益率大幅回落约60个基点(美债价格相应上涨),令抄底美债的胜算与收益率双双大增。
他直言,2023年11月不少国家之所以增持美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巴以冲突外溢导致红海局势日益紧张,甚至影响全球贸易航线安全,导致不少国家的外汇储备资产配置更加“保守”,令避险属性较高的美债成为一大“受益者”。
数据显示,在美债前十大持有国家和地区里,9个国家和地区在2023年11月选择增持美债。其中日本的美国国债持仓量达到1.1275万亿美元,较10月环比大幅增长293亿美元。
但是,这种美债增持行为能否持续,存在较大的争议。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认为众多国家11月增持美债行为,更像是一种空头回补行为——此前美联储大幅加息令美债价格跌跌不休(美债收益率迭创新高),导致不少国家只能低配美债以确保外汇储备资产估值稳定。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华尔街对冲基金认为众多国家11月增持美债完全是一种阶段性抄底获利行为。长期而言,由于美国两党矛盾激化令美债兑付的政治博弈存在较高不确定性,加之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与各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配置提速,未来很多国家继续减持美债趋势仍难以扭转。
记者还了解到,在中国时隔7个月再度增持美债后,未来新兴市场国家如何在黄金与美债之间做出“取舍”,受到金融市场高度关注。
此前,不少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增持黄金储备,令市场猜测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外汇储备里的美债与黄金资产结构正呈现“此消彼长”状况。
一位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在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眼里,黄金与美债的确存在较高的可替代性。具体而言,一是美债与黄金都被视为重要的避险资产,二是黄金与美债的交易流动性都相当高,尤其是黄金已成为仅次于标普500指数的全球第二大高流动性资产,三是黄金与美债的年化回报率都相当稳定可观。因此在很多国家外汇储备的流动性资产投资组合与避险投资组合里,黄金与美债存在着较高的“可替换性”。
在他看来,以往,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管理部门或更青睐美债,但如今随着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加之西方国家对某些国家采取冻结外汇储备等金融制裁措施,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认为就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性而言,黄金的配置价值已大幅超过美债。更重要的是,很多国家都将外汇储备的资产安全性放在首位,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流动性与收益性,这驱动近年新兴市场国家对黄金配置的偏好明显上升,纷纷持续加仓黄金储备。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全球央行购买黄金,不会看重黄金投资的短期回报,而是从资产战略性配置角度,评估黄金在未来全球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下所起到的外汇储备投资风险防范与资产保值等作用。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研究负责人安凯表示,世界黄金协会最新调研还发现,当前受访央行的黄金储备占其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5%,且逾70%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黄金储备仍将增加。这背后,通胀、地缘政治风险、西方国家制裁措施、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多极化趋势都是驱动全球央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的主要因素。
前述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经理直言,基于上述原因,即便2023年11月众多国家策略性抄底加仓美债,也难以改变他们对加仓黄金储备的青睐。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种局面是,受国际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影响,某些国家或将扩大外汇储备避险投资组合的规模,同步加仓黄金与美债规模。
“对不少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加仓黄金储备的重要性仍可能优于增持美债,因为这些国家正积极推进跨境贸易本币结算,黄金储备持续增加有助于增强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性。”他指出。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当周,美元期货净空头头寸为123.4亿美元。...
纽市盘前:特朗普“挥拳”欧盟,美元经不住折腾,欧元创两周新高;日元收益避险高企...
随着俄罗斯面临日益严重的经济封锁,该国央行周一宣布大幅加息1050个基点,并推出资本管制措施,阻止资本外逃。...
美元接连受挫,欧元涨势喜人创三个月来新高...
白银的抛售始于亚洲大国投资者开始抛售这一贵金属;一些分析师表示,对亚洲大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可能会对白银的工业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欧元区劳动力市场的强势表现,正推动欧洲央行对抗市场对降息即将到来的预期。与传统经济理论相悖的是,尽管目前形势似乎正走向自疫情以来的首次衰退,但失业率却创下了历史新低。与此同时,...
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2023年11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中国持有美债规模达到7820亿美元,较10月环比增持124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结束连续七个月抛售美债趋势,令...
丹克斯银行认为,市场定价过于激进,在金融环境收紧的情况下,调整预期将是全球市场的一个关键因素。...
日元作为全球公认的融资成本最低的避险货币,其地位正在遭受评估。近年来,日本央行实施超级宽松政策,加之日本企业加大海外投资,日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日本政府估算,2025财年预算目标...
回购市场在未来三个月内可能出现剧烈波动,迫使美联储采取相应措施。部分华尔街高管预测,美国短期融资市场可能最早在3月出现剧烈震荡,这或将对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产生放宽政策的...
版权所有 @2010-2019 免费下载MT4 沪ICP备15014470号-14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